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(CDE)官网,截至6月28日,“默示许可”专栏共公示了14000+个受理号。通过梳理,今年上半年,首次获批IND的1类新药共有300多款。按照注册分类,“1类”是指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,它们也往往代表了新药研发的前沿方向。那么,这300余款创新药呈现哪些趋势和特点?有哪些新靶点涌现?有望在将来造福哪些患者?
从药物类型来看,小分子药物依然占据主力,有约140款,占比达45%。这些小分子药物中,既有传统小分子靶向药,也包括了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、分子胶以及共价剂、别构调节剂等。从靶点上看,这些药物涵盖了诸多目前被行业广泛关注的热门靶点,如EGFR、KRAS G12C/G12D、TYK2、CDK4、USP1、PRMT5、ATR、IDH1/2、Menin、LSD1等等。
小分子药物之外,抗体药物居多,有近50款。其中包括了约30款单抗、10多款双抗和三抗。从靶点上看,这些抗体药物的靶点包括NGF、OX40L、CD38、RSV、IL-33、TL1A、Aβ、Claudin 18.2/CD47、CD19×CD3、IL-4/IL-13/IL-33、GPRC5D/BCMA/CD3等等。
细胞和基因疗法(CGT)的数量则占据第三位,有近40款。在类型上,CGT疗法也呈现多元化特点,包括了AAV基因治疗药物、碱基编辑药物、CAR-T疗法、TIL疗法、TCR-T疗法、NK细胞疗法、T细胞注射液、巨噬细胞注射液、间充质干细胞疗法等。
除了以上药物类型,上半年首次获批IND的1类新药还涵盖了抗体偶联药物(ADC)、核酸药物、多肽类药物、融合蛋白、溶瘤病毒、活菌制剂等。
从获批IND的疾病类型角度,癌症占比最多,超过50%;其次分别是罕见病、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类疾病、CNS疾病&精神类疾病、心血管疾病、感染类疾病等。
希望这些在研的1类新药在后续研发过程中进展顺利,早日取得突破性进展,造福更多患者。